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到底讲的是什么,潜艇为什么不用来捕鱼

到底讲的是什么,潜艇为什么不用来捕鱼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9 18:13:18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先前在一战二战时渔网网住了潜艇都是那个年代吨位不大,性能不行的常规动力潜艇遇到现代的核动力潜艇几乎不可能。这东西会增加潜艇潜艇声纳噪声指数,对潜艇潜伏非常不利。法国先后发展出第一,二代核潜艇,仍不满意,1982年开始设计第三代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这种潜艇的特点就是性能更可靠,噪音更小,和前两代潜艇相比,射程更远,攻击力更强。

渔网真的会网住核潜艇吗?

渔网真的会网住核潜艇吗

关于渔网网核潜艇这个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但这只是理论上。先前在一战二战时渔网网住了潜艇都是那个年代吨位不大,性能不行的常规动力潜艇但是遇到现代的核动力潜艇几乎不可能。首先渔船网住核潜艇的前提是遇见核潜艇,大部分渔船是在近海活动而一般近海水太浅核潜艇几乎不会在近海活动。也许有网友会说不是还有远洋渔船吗?对,是由远洋渔船,在外海进行捕鱼作业但是海洋如此之大,在如此广阔的海洋上遇见潜艇的概率也是很低的。

一般远洋渔船都携带高强度纤维的渔网,捕捞深度也够得着核潜艇一般下潜深度,这就给了渔船网潜艇的机会。一般情况下常规动力潜艇吨位小,发动机马力小因此一旦被稍微大些的远洋渔船不小心网住没有办法逃脱。当年澳大利亚潜艇就是如此但是碰到动不动就几千吨甚至上万吨的核潜艇就不同了。远洋渔船吨位再大也打不过核潜艇,尚且也其携带的渔网也不够大无法覆盖潜艇跟别提网住潜艇了顶多渔网缠住潜艇使其停车。

但是受制于其较小的吨位万一核潜艇下潜远洋渔船很有可能沉没。数年前苏格兰渔船就不小心网到了俄罗斯核潜艇但结果是其差点沉没多亏了渔船船员最终隔断了昂贵的渔网和其组件才避免了沉没的命运。综上所述渔网真的网不住核潜艇,一方面渔船能遇到核潜艇的概率是极低的,另外一方面渔船没有足够大的渔网可以网住动辄上千吨甚至上万吨的核潜艇再者吨位稍大的远洋渔船在核潜艇面前还是小不点,体型就不在一个档次因此就算网住了也特别容易被核潜艇一个下潜给弄沉没。

为什么有些潜艇不能安窗户?

为什么有些潜艇不能安窗户

讲道理,潜艇航行根本不用肉眼观察,只是水面行进可以上舰桥指挥台,所以潜艇也根本不用装窗户。那为什么我们会看到很多潜艇装了窗户呢?包括我们自己早先的潜艇,也都是在指挥台装了窗户的。一言以蔽之,这些装窗户的潜艇,基本都是苏联系列潜艇,苏联海军有自己的先天不足,是一支到死都在为找一个永久不冻港而奋斗的海军,冷战时期大部分潜艇任务,更是围绕着北冰洋在进行。

一般潜艇航行当中,潜艇上浮水面,安排水兵们轮班上指挥台方方风,那可都是水兵们非常重要的福利,为那十几二十分钟的放风,几乎所有水兵都愿意拿出自己的所有私藏品跟别人交换!可是苏联的大部分海域你懂的,你跑到指挥台去放风,能要了你的命,那怎么办呢?苏联人就在指挥台外面再包了层壳子,在这层壳子上装上窗户,这样在寒冷的北方海域上浮时,大家也得以到这个多出来的壳子里,勉强也算放放风,又不至于被冻死。

这层壳子并不是密封层,潜艇下潜时,会被海水注满,内外水压是平衡的,所以潜多深都用不着承受水压。我国潜艇早期一直师从苏联,尽管我国大部分水域是温带海域,甚至还有热带海域,但这东西也就照搬了过来一直用着,一直到094,才开始消失,然后在后建的093改进型号上,也取消了这多余的壳子,也包括窗子。这东西会增加潜艇潜艇声纳噪声指数,对潜艇潜伏非常不利。

法国为什么不装备常规潜艇?

法国为什么不装备常规潜艇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作者:毅品文团队水牛,无授权禁转!核潜艇,是大国重器之一。只要是五常任何一个国家,都非常重视这个项目,因为它是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基础之一,有了它才有核大国话语权。法国之所以不装备常规潜艇,第一是法国养不起,第二是常规潜艇对法国国防上没啥太大的作用,只有核潜艇才是保障。法国,老牌的帝国,五常之一。

可惜的是经过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个帝国已经衰弱了。虽然二战以后和近年来通过发生在殖民地以及局部战争都显示法国力图恢复昔日的荣耀。他的凯旋级潜艇就是法国的雄心壮志下的产物。(戴高乐将军在二战中率领自由法国的军队打回巴黎,他在二战后力图恢复法国的昔日荣耀,这一政策自然也包括核力量)在战略核威慑方面,法国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

1960年法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以后,成为美,苏,英之后第四位进入核俱乐部的成员,从此法国开始建设三位一体的核力量。在海基核力量方面法国选了和英美等国迥然不同的发展道路:首先发展弹道导弹核潜艇,再发展核动力攻击潜艇。法国先后发展出第一,二代核潜艇,仍不满意,1982年开始设计第三代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这种潜艇的特点就是性能更可靠,噪音更小,和前两代潜艇相比,射程更远,攻击力更强。

(凯旋级潜艇正在航行)1986年,凯旋级潜艇首艘凯旋号开始施工,1997年才开始服役。拖延了这么久的时间才开始服役,相对于法国这个西欧富裕发达的国家来说,有点不应该,毕竟老牌大国的底子还在,国力不至于那么难堪到目前为止,有四艘凯旋级核潜艇服役。没错,只有四艘。因为不是以前那个大帝国时代,一艘凯旋级核潜艇的单价采购是40亿欧元,这还不包括以后各种维护保养以及配套设备系统的费用。

就算是法国人把国库的钱包倒空了也不能像美国佬那样维持多艘核潜艇大军的规模。现在不像以前法兰西帝国时代一样没钱就可以出去用海军抢劫几个小国家回来大手大脚的花钱。(凯旋级潜艇首艇,1993年下水)凯旋级潜艇的质量非常好,花费时间经历了15年,可以说是世界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杰作代表。靠自身能力,可以在海上超过60天执行作战任务。

最大下潜深度超过500米,水下速度是25节。潜艇上军官编制是15人,他们分别是原子能,导弹系统和信息学方面的专家。法国潜艇在动力系统方面和英美等国有截然不同的技术。它在动力系统的静音效果可以和美国的俄亥俄级核潜艇媲美。(凯旋级潜艇正在吊装M51潜射核弹,足足有16枚这样的死神弹头,足以毁灭一个中等国家)武备方面凯旋级核潜艇有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还有就是指挥塔围壳后面的舰体中部有16个垂直导弹发射孔。

比较特别一点就是它的鱼雷发射管不但可以发射鱼雷,还可以发射飞鱼导弹。鱼雷和潜对舰的飞鱼导弹只是在巡航期间遭遇 到敌方潜艇和水面舰艇时使用的自卫手段。而垂直发射孔中的潜射弹道导弹才是凯旋级核潜艇的撒手锏。(飞鱼导弹是舰船杀手,凯旋级只是拿它来自卫用)设计凯旋级核潜艇的时候,法国人就提出要用M51海基型弹道导弹来配套服役。

但是计划刚一出台就因为经费问题被搁浅了,只好用旧型号的导弹服役。法国总统希拉克在1996年重新制定了这个计划。M51弹道导弹每一枚可以携带6枚核分弹头,都有隐形突防能力。每一枚的分弹头爆炸当量为10万-15万吨,导弹射程为8000千米-1.1万千米。装备了这个型号以后,凯旋级连家门口不都不用出,在母港就可以用导弹袭击地球上任何目标了。

为了提高突防能力,M51导弹还有采用抗激光加固措施,可以抵抗敌方的激光武器在飞行主动段对导弹伤害,同时还配备诱饵弹头。(巨大的M51核导弹,这里面装了6个分弹头,每一个都可以让一个大城市瞬间消失)法国推行“有限核威慑”的政策。戴高乐总统指出:即使敌人有杀死我们10次的力量,我们只需要杀死敌人一次就够了。

为此,法国在1998年底完成了拆除三位一体的核力量中的陆基弹道导弹系统。其战略打击力量全部集中在海上平台和空中平台。其中空基平台所拥有的核弹头只占法国核武库中的15%,而海基打击力量占了85%。4艘弹道导弹核潜艇上可以携带48枚核导弹。这支战略核打击力量全部由4艘凯旋级潜艇组成,全部装备M51潜射导弹。

毫无疑问,这4艘潜艇和配套服役的核弹是法国战略核打击力量的中坚。法国核政策特别强调核威慑的可靠性,注重建立可持续的二次打击的能力。所以法国必须拥有随时处于战备状态的海上实战导弹核潜艇。在法国海军的4艘弹道核潜艇中,任何时候都有一艘核潜艇保持在海上巡逻状态。其携带的16枚核弹的威力相当于美国在二战中投在广岛原子弹的600倍,足以震慑任何敌人。

法国人声称:核武器不是为了赢得战争,而是为了阻止战争。(英法两国潜艇在水下相撞事故,后来被媒体暴露出一系列失职丑闻)2009年,英国的核潜艇和法国的凯旋级潜艇发生水下碰撞事件,但是幸好双方都没有人员伤亡。潜艇外表在返回基地以后各自发现不同程度的损伤。民众和媒体质疑潜艇上当值人员有失职的表现。而海军方面比较幽默的回应:我们的潜艇静音性能太好了!所以连盟友的潜艇都发现不了,才导致碰撞事故。

但是媒体没有那么好骗过去,这背后就折射出法国的无奈,传统海军强国受到衰弱的影响表现所致。除了技术性问题,后来曝光出确实有水兵在当值的时候玩忽职守。和俄罗斯,美国相比较,动不动就维持数艘核潜艇在全球海域上执行巡航任务,法国人只能保持4艘的最小规模。凯旋级核潜艇虽然性能优秀,海外殖民地的逐步丧失,无法做到像超级大国那样全球各地部署一个母港进行核打击,终究是法国人强要恢复大国面子却又有心无力一个缩影。

万米水深鱼类来去自如,潜艇为何只能望而却步?

压力的关系你想潜艇是不是得保证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气压?也就是一个标准大气压-1ATM左右的压力范围。但深海海水压力有多少呢?一般来说10米的水深增加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压强,也就是说一万米的地方整整有1000左右的大气压。你潜艇里边只有1,那么高压就会往低压里边挤。(同理,比如越高的地方气压越低,而飞机舱内保证标准大气压,所以一旦飞机在高空破了个洞,内部的高压就会涌向外部的低压)而潜艇的钢壳子就算在硬,也有材料极限,所以说潜艇只要内部要维持标准大气压,他就不能潜的过分深。

然后咱们再想想,你丢个硬币进海里会不会被压扁?不会。你丢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子进深海会不会被压扁?也不会,因为固体和液体很难再被压缩而深海鱼呢?他们的体内本身就注满了海水,而且他们也不像浅水鱼或者淡水鱼一样有个空气鱼膘,所以他们也没法再被压缩,自然能活得很爽。当然潜艇也不是不能去深海,开个舱门把海水灌进来。

为何要在深海中放置电缆,就不怕被船只或潜艇刮到吗?

一、为何要在深海中放置电缆?海底电缆分为:海底通讯电缆和海底电力电缆(一)海底通讯电缆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网络和通讯是联系世界各国人民的桥梁和纽带。现在99%的越洋互联网数据传输是通过海底电缆进行传输; 80%的光电通讯也是依赖于海底电缆。海底电缆是用绝缘外皮包裹的导线束铺设在海底,海水可防止外界光磁波的干扰,所以海底电缆的通讯噪音比较低;海底电缆通信中感受不到时间延迟。

目前,全球海底电缆的总长度已接近100万公里长,连接几十个国家和四大洲。海底电缆通信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 全世界第一条海底电缆是1850年在英国和法国之间铺设。中国的第一条海底电缆是在1988年完成。海底电缆工程被世界各国公认为复杂困难的大型工程,从环境探测、海洋物理调查,以及电缆的设计、制造和安装铺设,费用是高昂的。

(二)海底电力电缆海底电力电缆敷设距离较通信电缆相比要短得多,主要用于陆岛之间、横越江河或港湾、从陆上连接钻井平台或钻井平台间的互相连接等。在一般情况下,应用海底电缆传输电能无疑要比同样长度的架空电缆昂贵,但用它往往比用小而孤立的发电站作地区性发电更经济,在近海地区应用好处更多。在岛屿和河流较多的国家,此种电缆应用较广泛。

二、放置在海底的电缆就不怕被船只或者潜艇刮到吗?事实上,这样的情况是存在的。海底电缆因为被刮到而出现损坏的情况并不少见,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海底电缆最大的威胁是渔船,当渔船出海捕鱼作业时,船工向海里抛锚捕鱼,船工抛下的锚很容易刮到电缆并造成损坏。铺设海底电缆也分两种情况:一种是1000米以下的深海海底电缆,紧靠海底铺设,这种电缆是比较安全的,潜艇的潜航深度有限,是不会触碰到海底电缆的,更不用说在海面航行的船只了;另一种就是1000米以上的浅海海底电缆,这一种电缆是比较容易遭到剐蹭损坏的,特别是普通船只和渔船抛锚以及渔民打鱼的渔具刮碰。

如今,在浅海航行的现代化的舰船都装备有电子海图,能够获得海底光纤电缆的大致位置而做出避让,很难对海底的电缆造成破坏。反而是普通的船只,没有先进的设备,在抛锚和拖网时会刮到海底电缆。这种情况无可避免,只能设立打渔区域,沿着海底电缆布置设立警示点来保护海底电缆免遭破坏。毕竟海底电缆一旦遭到破坏,不仅极大的影响跨国通信,修缮的过程更是复杂,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现代核潜艇可无限续航,但为何大多数潜艇三个月之内必须返航?

一般来说,核潜艇在水下航行的极限是1个月,但是在极限测试中,也有达到30天的,这个时候的艇员各个都和喝多了一样,晕晕乎乎的,记得某记录中就说,在091潜艇完成连续长时间潜航测试后,艇员上岸都轻飘飘的,眼睛都发光了,整个人精神状态很差,根本不分白天黑夜,也感觉不到冷热,因此人类的身体极限就是这样,让谁3个月不晒太阳,大概都会被逼疯吧。

任何远离补给的问题只要涉及到了人,就免不了成为大问题。一艘大型核潜艇上,几百号人,这些人吃喝拉撒玩全都在潜艇内部的狭小空间内,如果没有适当的措施,这些人很难保持持续的作战能力。如果是在实战当中,当这些人连续潜航了几十天,还要机敏的作战,这就需要潜艇补给舰的跟随,在机动补给点对潜艇进行保障。俄罗斯是一个使用核潜艇的大国强国,有潜艇浮动基地舰,这些军舰在核潜艇在远洋航行的时候就在附近海域进行机动待命,在舰队司令和后勤司令协调后确定补给地点,潜艇在约定地点上浮,基地舰靠近后将所有艇员接出来,然后对潜艇内的环境卫生进行清理,同时补充淡水、食物、蔬菜、药品和化学品,对潜艇进行维护保养,艇员们则可以在基地舰上洗个澡,去食堂美餐一顿,还可以在休息室内看看书籍报纸。

这都是对人的一种保障,可以有效确保潜艇的持续战斗力发挥。要知道,让几百人个普通人挤在几米宽,一百多米长的潜艇内,还要分好多隔舱内进行生活就已经很难了,但是这些潜艇里的士兵们还承担着高压力的战斗任务,他们不但要生存,更要作战,潜艇内有制氧设备,艇员们的呼吸健康暂时不成问题,但是这些制氧设备的材料也大都只能坚持3个月最多,另外,潜艇里的淡水最多也只能坚持3个月。

食物方面也不好解决,淡水和氧气还可以制造出来,但是食物就必须要依靠出海时携带的那些食物了,艇员们在水下作战压力大,精神压力大,吃的就多,食物消耗特别快,尤其是有营养的食物,更是消耗的无法计算,往往根本坚持不到3个月。再次,潜艇里的卫生条件较差,空气不流通,一人有病全艇都被传染这是常事,而3个月内难免有个感冒发烧啥的,一般如果有条件可以就近用直升机调走病人,但是如果在远洋就只能忍者。

图为我国海军的潜艇支援舰。潜艇内的生活是艰苦的,连风吹日晒都是一种奢望,每当潜艇上浮,艇员们都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跑到甲板上晒晒太阳,钓钓鱼,就算是一无所获,就算是无所事事,也比呆在艇内要让他们更加感到舒心,因此潜艇内还必须为了艇员的精神健康来举办各种文娱活动,比如唱歌、讲笑话等活动,这样才能让艇员挺过超过1个月的航行。

法国因捕鱼权争端对英国下狠手,是因潜艇订单被抢而进行报复吗?

美国拉拢英国和澳大利亚组建新联盟,因事先没有与欧洲盟友进行沟通,导致这些老欧洲为此感到恼火。而美英澳三国联手搅黄了法国的潜艇订单,导致各方在该问题上吵个没完。不过,对于法国来说,美国是西方世界的领导,就凭法国的实力和地位,根本就惹不起这个“流氓头子”。因此,据《环球时报》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日前在法国驻意大利使馆,与美国总统举行了自潜艇危机发生后的首次会晤。

法国总统办公室随后发表声明称,此次会晤的目的是恢复互信,重启美法两国之间的关系。马克龙:求您了,给个道歉吧......拜登:好吧,真是很抱歉,这次我们的吃相有点难看了,争取下次会吃的好看一点点。在10月29日,美国总统拜登会晤法国总统马克龙,就“潜艇问题”,拜登表示,美国的做法“不够优雅”,“是笨拙的”,拜登保证不会在发生这样的情况。

上月,数百亿欧元的潜艇订单,在遭到美国横刀夺爱之后,法国十分愤怒。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尤其是在没有跟法国打招呼的情况下,美国和澳大利亚就一脚蹬了法国人,法国必然会怒火万丈。法国对美澳两国这种卑鄙的行径给予谴责,还召回驻美澳两国的大使。法国国内很多人还呼吁法国退出北约。在拜登“登门道歉”以后,西方媒体认为马克龙从拜登那里赢得了“外交胜利”。

实际上,还是美国占了大便宜。一个小道歉就能换回数百亿美元的核潜艇大订单,太值了。尽管法国外长勒德里昂还嘴硬称“这事还没完”,不过,有分析认为:“美法两国一个是超级大国,另一个是中等强国,中间存在着不平衡”。显然,这种不平衡就是美国的霸凌政策,让法国不得不吃哑巴亏。毕竟,双方的实力就摆在那儿了,法国不服又能怎么样呢?当然,美国是老大,法国可以吃亏,但对于美国的帮凶英国,法国的态度可就没有在对待美国时的那种“温顺”了。

日前,马克龙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在英法渔业问题上,英国的信用因违背了双方协议而受到质疑。近期,英法两国因为在相关海域的捕鱼权问题再起争端。由于英国政府拒绝为大多数在英属地区海域捕鱼的申请,引发法国方面的强烈不满。为此,法国执法部门日前扣押一艘英国渔船,直接将英法两国关系上升至对抗状态。法国欧洲事务办公室秘书博纳甚至高调喊话:法国正在“凭实力与英国谈话”。

显然,与之前在捕鱼权问题争端中表现相对克制不同,法国此次根本不打算留下任何情面,甚至还拟定一份制裁清单,准备对英国相关部门实施制裁。对此,法国海洋事务部长吉拉尔丹日前警告称,这不是一场战争,但确实是一场斗争。英国吃硬不吃软,我们必须更加强硬。为报复英国,法国政府不但宣布关闭部分法国港口,禁止英国渔船靠港卸货,同时还警告英国,如果继续让事态恶化下去,不排除会切断对英国能源的供应,以及切断英属地区的电力。

在遭到美英澳三国联手捅刀之后,法国之所以在捕鱼权问题上不依不饶,当中不仅仅只是为了自家渔民的利益那么简单,更是对英国参与美国“拦路抢劫”法国潜艇订单行径的一种报复措施。毕竟,美国是西方老大法国拿它没辙,那就只能对英国倾泻怒火,多少能够给自己挽回一点面子。所以说,法国将潜艇订单被抢的怨气,借助此次的捕鱼权争端,全都撒在英国的身上。

为此,法国政府还宣布:“计划从11月2日开始,对来自英国的进口货物实施额外的海关检查”。有分析认为,这可能会让因劳工短缺、能源涨价而承受巨大压力的英国经济雪上加霜。英国经济目前正陷于300年来最糟糕的衰退状态,而疫情的持续爆发、还有其他包括供应链紧张等问题一起出现,已经让英国的处境变得更加艰难。因此,如果法国真的对其采取措施,等于是在堵住英国能源和物资的供应渠道,结果对于英国的经济和民生而言,绝对就是一种灾难。

文章TAG:到底讲的是什么潜艇为什么不用来捕鱼到底的是是什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