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知识 > 古代营房防马的是什么,西域唐军的生活

古代营房防马的是什么,西域唐军的生活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1 17:45:35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它的原理很简单,三个或四个斜面,排列成平均的矩阵,坦克想要开过去,斜坡就会刚好构成一个翘起坦克的支点,两边履带找不到着力点,强行进去就会被卡住,甚至开翻在里面。而且,“龙牙”长短不一,前长后短,还会搭配“防坦克墙”,坦克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遇到“龙牙”只有乖乖绕路一种选择。然而“龙牙”虽利,但这东西非常消耗水泥,造价不菲,制造起来也颇费工时。

二战后期已经诞生了对付龙牙的方法,一队熟练的工兵使用爆破法可以快速的清出道路,只是需要消耗不少炸药。重炮轰炸、工程推土机直接掩埋也是条路子。不过,老王最后还是要放一下另一种“龙牙2号”,这种东西与方尖锥一样的“龙牙”并无名称上的区别,但这种龙牙拥有粗壮的钢芯,坦克想要碾上去,只会被尖利椎尖刺破履带,甚至被挖穿薄薄的底部装甲。

如果放置在某些低地上,某个坦克飞身而下的场景简直不忍直视。“龙牙”的造型特别多,但功能大同小异,总之这东西在现代仍然没有被完全淘汰,算是相当可靠的反坦克障碍物。还有一种,上图“捷克刺猬”前面那些竖直的“反坦克桩”也是当年的“拒马”之一,它没什么特别的,够粗,够长,够硬,深深插入地下,再用混凝土灌起来,坦克实在是懒得招惹这些麻烦事儿。

它们同时还有些防御滑翔机降落的小作用,同类的某些挂炸弹的木桩被称为“隆美尔的芦笋”。总而言之,二战那段时期,被称为“欧洲文明最伟大的筑墙年代”,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奥地利、南斯拉夫、苏联等等都在拼命的筑墙,他们连高山都没放过,构造和发明了很多奇形怪状的防御工程。相比之下,反坦克拒马只是沧海一粟罢了。

古代战争中,营寨是什么存在,怎么说闭营不出,对方就不打了,只能营外叫骂。难道就营寨攻不了吗?

我们经常看到影视剧当中这样一个情景:一方龟缩在营寨当中,另一方就在营寨外不断的叫骂,还不进攻。这倒不是因为什么遵守战场规矩,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进攻或者是不进攻!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古代军营构造情况。营寨建造设计绝对不像影视剧当中插几根木棍当作围栏,里面装上帐篷就可以当做军营了。营寨建设就相当于在建造一座军用城池。

一般使用木材土石打夯作墙,条件允许的话应在甚至用坚硬的石材作围。墙高3-10米,墙宽0.8-2米。图.弩炮2.围墙上边设置弓箭塔、弩炮塔、瞭望塔、城墙上站立弓弩手、长枪投手、檑石滚木……3.进入营寨后用木材或者石材将营地分割成几个部分。分为士兵住宿区、马匹饲养区、生活做饭区、大帐、屯粮区、陷阱区……4.军营的四周挖有深沟,深沟里面设置尖刀,竹签等构成一个大大的陷阱。

根据周围地形不同设置1到N个出口,出口用吊桥连接。如果没有吊桥则设置高大拒马,防止敌人骑兵快速突入寨中。拒马:《通典·兵五》引《卫公兵法·攻守战具》:“拒马枪,以木径二尺,长短随事,十字凿孔,纵横安检,长一丈,锐其端,可以塞城中门巷要路,人马不得奔驰。”5.大寨附近建立隐蔽副寨(子寨)。用于围堵进入大寨的敌人对敌人进行包围,或者救援。

介绍完营寨我们就可以来回答为什么敌将只是叫骂不进攻的问题:本身营寨有箭塔弩炮可以直接对士兵和敌将进行射杀,所以不敢靠得太近,就更不要说直接进攻。就算要发起进攻还要克服高大的拒马,冲过深坑才行。即使克服了前面两关,也不能直接进入敌人的营寨。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摸不清营寨当中的军队数量、火力配备、军队的驻扎情况。

任何一个将军都不敢贸然进攻,因为一旦进入营寨就可能被陷入包围。有时候骂阵只是一种心理战,并不是要直接攻取营寨。要么是为了骚扰对方,要么是为了“引蛇出洞”。在开阔地对敌人进行歼灭,让敌人失去在营寨里面的优势。什么时候会进攻营寨呢?《孙子兵法•谋攻篇》用兵之法,十则攻之,五则围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第一种情况当进攻方人马少于或者等于防守方的人数但已经摸清营寨当中的情况,知道军中大将所在的位置。可以利用大雾或者是夜色破坏掉拒马箭塔,采取突袭或者夜袭。以奇致胜。第二种情况当进攻方是防守方人数的2-3倍则采取长期围困战术,断其粮道水源,寻找破坏周围子寨,长此以往营寨自破。第三种情况当进攻方式防守方人数的数倍甚至十倍则可以利用人数优势技术装备优势直接攻取营寨。

文章TAG:防马唐军营房西域古代

最近更新